- · 教育学报版面费是多少[04/29]
- · 《教育学报》投稿方式[04/29]
- · 《教育学报》数据库收录[04/29]
- · 《教育学报》期刊栏目设[04/29]
山西古代壁画浅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摘要]本文以山西遗存的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依遗存的时间早晚为序,分析了山西古代壁画形成发展的原因,分布的地点规模,画面的内容形式,及其艺术风格特征;论述了其历史文化意
[摘要]本文以山西遗存的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依遗存的时间早晚为序,分析了山西古代壁画形成发展的原因,分布的地点规模,画面的内容形式,及其艺术风格特征;论述了其历史文化意义。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内绘有壁画61.68平方米,是我国唐代寺观壁画中的仅存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寺观壁画作品。全部为宗教题材,大部分为晚唐原作,画中人物装束皆为唐式;画面色彩以青绿为主,浑厚深沉,与敦煌中唐壁画一致;人物形象生动,衣带飞扬,有“吴带当风”之貌。平顺县大云院弥陀殿内保存有我国古代木构殿宇内仅存的20余平方米的五代宗教壁画,承晚唐“焦墨薄彩”风格。这两处壁画体现了唐代宗教艺术达到高峰的一个侧面。宋金以来文人水墨画盛行,寺观壁画不像唐代隆盛。但山西是“表里山河”,地势封闭,为金代王重阳所建道教全真教的重要基地,这使山西此时期的寺观壁画艺术趋向高峰,其数量、质量均冠于全国。目前山西境内尚存宋、辽、金寺观壁画六处,共924.49平方米。其中高平市开化寺大雄宝殿东、西、北三面满绘壁画,为1096年画师郭发所绘,画面内容大多取自《大方便佛报恩经》,体现了北宋王朝把儒家的伦理道德融合在佛教教义之中的意识形态;更有当时世俗生活的写照;画面构图严谨,笔力遒劲细密,大红大绿,沥粉贴金,继承隋唐,又有创新。此外繁峙县岩山寺内四壁画保留由宫廷画家王逵绘制的金代壁画,其西壁的佛传故事是很典型的北宋院体画,以石青石绿为主,纯朴妍丽,画工精细和画韵风格,近似宋金时期卷轴画,画面上各种建筑占很大比例,仿真度强,严整富丽,是研究建筑极为宝贵的资料。
全真教盛行的元代是墓室壁画接近尾声的阶段。山西墓室壁画以世俗题材为主,如大同市宋家庄冯道真元墓,北壁道童捧茶的画面,体现了元代白描人物画的较高水平。平定东回村元墓壁画,墓室不大,内容丰富,人、物、事各以类聚。明清以后墓室壁画很少,艺术质量也不佳。
金代壁画墓发现最多的省份首推山西,集中于汾水两岸,且越往晋南越密集。整个金代,晋南受战争破坏最少,所以经济文化远胜于其他地区,加之其时全真教以平阳(今临汾)为据点,同时北宋以来民间戏剧活动在此也十分活跃。晋南出现了大批金元雕砖壁画墓,这里的壁画墓最为流行的是杂剧题材,另外孝行故事更盛行。遗存壁画有山西绛县裴家堡反映当时豪门府第的生活情景的金墓壁画;沁源作平村金墓中二十四孝图等。此时画法已程式化,与后世流行的二十四孝条屏形式接近。
山西现存的元代寺观壁画居全国首位,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现存有芮城永乐宫壁画1005.68平方米,宫内各殿内四周墙面和拱眼壁上皆满绘壁画,气魄雄宏,画艺精湛,臻至完美,规模仅次敦煌。龙虎殿和三清殿是大型人物画,纯阳殿和重阳殿为连环故事画。三清殿壁画《朝元图》最为突出,由洛阳马君祥等人绘制。画面以八个帝后装的大像为主体,环侍各种神祗二百七十八身,做恭贺朝拜“三清”的场面。主像高达三米以上,群像亦二米有余,整个画面人物众多,前后排列四、五层,构图严谨,井然有序,富于变化,又寓静于动。画面以石青石绿为主,重彩勾填,线条刚健流畅,色泽富丽深沉。永乐宫壁画在制作时间上,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早期,比米开朗基罗绘制西斯庭教堂壁画早了近二百年。永乐宫壁画将壁画的有形之亮与道教的无形之光相结合,实现艺术品为精神外化之痕迹,创立其不可企及的典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寺观壁画为山西壁画的主体,是与古代建筑相依存的。山西素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称,而这些古建筑又多为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殿内一般都有壁画,所以山西拥有数量多、质量精的优秀古代寺观壁画。然而由于天灾人毁,幸存者极少。
山西古代墓室壁画是山西当时社会生活的再现,也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是我们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绘画传统以及各种服饰器皿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可靠资料。墓葬壁画未经后人补绘,时代风格明显,史料确切,在这方面它比寺观壁画更为珍贵。
山西古代的寺观壁画,将建筑的实用性与绘画的感染力和谐统一,既具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又具装饰美化作用。正是这些道骨仙风,虚幻的世界既安定人心,又形成具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风格。
到明清两代,壁画艺术已成尾声,山西省境内明清两代的寺观壁画保存者尤多,工艺水平却大不如前,呈程式化。此时画风不像唐宋金元时期纯朴浑厚,挺拔刚健,但仍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如:新绛稷益庙正殿内壁画,画技超群,内容独特;汾阳圣母庙壁画,场面开阔,描绘精细;浑源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壁画,儒释道汇合一壁,借此可研究中国宗教思想的演进和变化;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内壁画,宏篇巨制,金碧辉煌,全国仅见的一例。等等。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网址: http://www.jyxbzzs.cn/zonghexinwen/2022/0621/863.html
上一篇:《夏洛特烦恼》——研究文献
下一篇:牛通社6月29日回归正式入驻杭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