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潍坊教育这项工作获生态环境部点赞

来源:教育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记者 秦国玲 加强校园绿色生态文化建设 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授予潍坊市教育局“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这是对潍坊市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出台《关于加强新时

记者 秦国玲

加强校园绿色生态文化建设

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授予潍坊市教育局“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这是对潍坊市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校园绿化亮化美化、提升环境文化内涵等10项重点工作,展示“四季最美校园”130所。在全市开展校园“五清三提”行动,常态化推进中小学校开展教室、办公场所、宿舍、食堂、厕所卫生清理,校园绿化提质、美化提效、文化提升等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为学生营造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组织生态环境保护评选创建活动

利用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橱窗、官方微信等平台,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制作手抄报等形式加强生态文明、节能低碳、碳达峰碳中和、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的教育;运用“3.12植树节”“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要节日,强化广大中小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潍坊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健全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机制,研发更多高质量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将环境生态教育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到周边社区、公园、景点等场所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在广大师生中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近年来,潍坊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承担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从小播种生态文明的种子,让生态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全市广大中小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节约资源。

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团市委等部门每年开展“鸢都生态环保小卫士”“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树选活动,2022年共推选173名“鸢都生态环保小卫士”和82名“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通过评先树优,影响带动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节能降碳理念和行为习惯。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整合潍坊市研学资源,加强与研学基地合作,其中,潍坊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设计实施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探究之巨淀湖自然生态研学之旅》被沿黄河流域9省(区)教育厅联合评为“首批黄河流域精品研学课程”;加强实地参观学习,充分利用潍坊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公众开放设施,组织师生近距离参观学习;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捡拾白色垃圾,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监督活动。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网址: http://www.jyxbzzs.cn/zonghexinwen/2022/0611/858.html



上一篇:天津高考涉疫情防控政策修改,教育学专家:防
下一篇:诸城市树一中学实施五项措施 积极开展青春期健

教育学报投稿 | 教育学报编辑部| 教育学报版面费 | 教育学报论文发表 | 教育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教育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